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潮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细则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11:18:22  浏览:867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潮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细则

广东省潮州市人民政府


潮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细则



(潮府[1999]13号 1999年3月24日)



  第一条 为提高全民国防观念,增强公民防空意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县以上人民政府和人民武装部领导各自行政区域内的人民防空工作。计划、规划、国土、教育、公安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人民防空工作。

  县以上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人民防空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和检查监督。

第三条 市城区及各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是人民防空的重点,应根据人口分布情况和战时防护要求, 制定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一安排,同步建设。

第四条 县以上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订本辖区的防空袭方案及实施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会同同级军事机关确定本辖区的重点工矿企业、科研基地、交通枢纽、通信枢纽、桥梁、水库、电站等重要经济目标,制订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应急抢险、抢修方案。

  确定为重要经济目标的单位应成立人民防空机构或指派专人负责人民防空工作。

  第五条 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应按国家规定承担人民防空工程的建设,并应参加公共人民防空工程的建设和维修。           

第六条 人民防空工程内的照明、通风、除湿、通信、排水等维护设备用电和其他用电按居民照明用电计费;人民防空通信警报专用频率免缴频率使用费;人民防空工程建设项目免征投资方向调节税、建筑税以及土地使用税。

第七条 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建筑项目按下列规定修建人防工程:

(一)10层以上(含10层)或基础埋置深度3米以上(含3米)的民用建筑应修建与首层建筑面积相等的防空地下室。因地质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建设防空地下室的,经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批准,可依应建防空地下室面积,按每平方米1000元缴纳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统筹建设人民防空工程。

(二)10层以下的民用建筑,依地面建筑总面积,按每平方米15元缴纳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统筹建设人民防空工程。

第八条 各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人防工程建设,由县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提出具体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九条 未经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审核的民用建筑项目,规划部门不得发给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管理部门不得发给施工许可证。

  第十条 市城区人民防空工程的建设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人民防空工程的设计,应由人防专业设计部门或综合甲级设计单位承担。其他设计单位承担人民防空工程设计必须经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二)结合民用建筑的防空地下室与地面建筑同时招标投标。

(三)人民防空工程(含防空地下室)的防护设施必须采用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定点厂生产的产品。

(四)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的设计方案需经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

(五)人民防空工程必须有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参加竣工验收。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护标准和质量标准的人民防空工程,必须按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的意见进行整改。

第十一条 人民防空工程按照“谁建设、谁维护;谁使用,谁维护”的原则进行维护管理,保证人民防空工程及其内部设施保持良好状态。

战时,所有人民防空工程(含防空地下室)无条件由所在地人民政府和同级军事机关统一调配使用。

第十二条 各有关部门应保障人民防空工程及其配套设施的进出道路、孔口、出入口、口部伪装房等地面用地。规划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时,应留出人民防空工程口部的安全距离。除人防工程管理房外,人防坑道口部20米范围内不得建设任何建筑物或构筑物。

在人民防空工程安全使用范围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进行采石、取土、爆破、钻探、打桩以及其它可能危及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能力的作业。

  禁止向人民防空工程内排水、排放有害气体和倾倒废弃物;禁止在人民防空工程内生产、储存爆炸、剧毒、易燃、放射性和腐蚀性物品;未经许可,不得在人民防空工程口部专用通道建造建筑物和构筑物。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的人民防空通信、警报建设规划并报同级通信行业主管部门备案;组织建设和管理本行政区域的人民防空通信、警报专网。

市对县(区)的指挥通信、警报通信以当地电信系统现有通信设施为主保障。

第十四条 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单位应根据人民防空通信、警报保障计划,制定防空通信、警报传递方案,保证战时优先传递、发放防空警报。

第十五条 根据人民防空通信、警报建设规划,确定为设置通信、警报点的建筑物,开发建设单位应在其顶层无偿预留10平方米人民防空通信、警报工作间,并预留线路管孔、电源。

人民防空通信、警报设备设施应充分考虑临街景观。

敷设人民防空通信线缆或安装通信警报设施需占用有关单位或个人场地或空间时,有关单位或个人应提供方便,不得无理阻挠或拒绝。

第十六条 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对警报设施进行定期检查。

因城市建设需要拆除人民防空警报设施,需经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批准,重建经费由拆迁单位负责。

第十七条 县以上人民政府应定期组织防空袭警报试鸣,并应在五天前发布公告。具体工作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根据训练大纲和           省的人民防空队伍训练计划,组织有关部门安排人民防空专业队伍的训练。训练所需的装备、器材、经费由参训单位负责,特殊性的装备、专业器材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提供。

  第十九条 人民防空教育纳入国防教育计划。

 新闻单位应协助开展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在校学生的人民防空教育,每年度人民防空教育计划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制订后,分别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人民防空经费必须用于人民防空建设,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挤占、挪用。财政、审计部门应及时予以监督、检查。

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的收支按有关规定执行,专项用于建设人民防空工程。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以上人民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依法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侵占人民防空工程的;

(二)不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护标准和质量标准修建人民防空工程的;

(三)不按规定修建防空地下室的;

(四)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改变人民防空工程主体结构、拆除人民防空工程设施或采用其他方法危害人民防空工程的安全和使用效能的;

(五)拆除人民防空工程后拒不补建的;

(六)占用人民防空工程通信专用频率、使用与防空警报相同的音响信号或擅自拆除人民防空通信、警报设备设施的;

(七)阻挠安装人民防空通信、警报设施,拒不改正的;

(八)向人民防空工程内排入废水、废气或者倾倒废弃物的。

第二十二条 本细则由市人民防空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以前我市颁发的有关规定与本细则有抵触的,以本细则为准。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武汉市燃气管理条例

湖北省武汉市人大常委会


武汉市燃气管理条例

(1997年1月22日武汉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1997年5月30日湖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 根据2001年12月26日武汉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2002年1月18日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的《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订〈武汉市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条例〉等8件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款的决定》修正 根据2004年6月25日武汉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2004年7月30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的《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武汉市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等14件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款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10年9月15日武汉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 2010年9月29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的《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共安全,促进燃气事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燃气,是指供生活、生产等使用的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及其它气体燃料。

  本条例所称燃气器具,是指使用燃气的炉具、取暖器、热水器、沸水器、空调器、调压器、阀门、点火总成和节能器等产品。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燃气工程建设、燃气生产、供应与使用、燃气器具经营和燃气设备安全保护均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城市燃气事业的发展,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合理布局的原则,在安全、方便的前提下,优先满足居民生活用气的需要。

  第五条 市公用事业管理局是本市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市燃气管理处受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的委托具体负责燃气管理工作。

  郊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燃气管理工作,在业务上接受市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

  第六条 劳动部门负责燃气的安全监察。公安消防部门负责燃气的消防监督。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燃气、燃气器具和燃气计量器具的标准、计量、质量监督工作。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燃气管理工作。

  本市依法成立的有关燃气事业的社会团体,其业务活动受市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七条 市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原则,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编制城市燃气事业发展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 城市旧区改建和新区开发,确定使用管道燃气的,应按市燃气事业发展规划配套建设燃气设施,其工程总概算应包括庭院燃气管网、室内燃气管道,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第九条 新建、扩建、改建燃气工程必须符合武汉市燃气规划,依法办理有关建设审批手续;未领取施工许可证不得施工。

  第十条 燃气工程的施工质量由市燃气热力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监督。

  第十一条 燃气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建设监理应由有设计、施工和建设监理资质的单位承担。禁止转包。

  第十二条 燃气工程建设采用的设备、材料、构配件等,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

  第十三条 燃气工程的设计审查由市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验收合格的由依法设立的燃气供应单位对其运行及安全进行管理和维护。

  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四条 燃气工程施工单位应按规范和技术要求确保质量和安全;因施工或抢修对市政设施、建筑物、构筑物、绿化等造成损坏的,应及时修复。按照规划铺设燃气管道需通过庭院和建筑物、构筑物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予支持,不得阻挠。


第三章 燃气供应及燃气器具管理

  第十五条 向社会供应燃气的经营单位(以下简称社供单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向市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武汉市燃气社供许可证》:

  (一)有稳定的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气源及营业章程;

  (二)有符合规范的固定经营场所(瓶装气社供单位应有自备的储灌、灌装、残液处理等设施);

  (三)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自有资金(以向社会筹集资金方式从事经营的,由本市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担保);

  (四)有符合资质的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质量安全保证;

  (五)有文明服务、方便用户的措施保证;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六条 社供单位的设立按下列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一)向工商部门领取并填写工商注册登记申请表;

  (二)持登记申请表向公安消防部门、劳动部门申请审核;

  (三)向市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申领《武汉市燃气社供许可证》;

  (四)持经公安消防部门、劳动部门签署审核同意的登记申请表和市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武汉市燃气社供许可证》申领工商营业执照及办理税务登记。

  经营燃气运输、储存、灌装的单位,应分别向公安消防部门和市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核发《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许可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及《武汉市燃气社供许可证》。

  第十七条 向本单位职工供应燃气的单位(以下简称自供单位),应到劳动、公安消防部门申办审核手续;市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按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二、四、五、六项的规定核发《武汉市燃气自供许可证》。

  第十八条 市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燃气供应单位资质审查。自接到申请之日起十日内,对可否设立应作出答复。

  禁止个人和个体工商户经营燃气。

  第十九条 社供单位设置瓶装气供应点,须经公安消除部门审查、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供应点由社供单位负责管理。

  第二十条 燃气的零售价格和燃气的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由市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经物价部门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二十一条 社供单位应按财政和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向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交纳燃气管理费。对逾期交纳的,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可按国家有关规定收取滞纳金。

  第二十二条 燃气供应单位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规定制订供气服务规程、劳动安全、防火制度和紧急事件处理预案,报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和劳动、公安消防部门备案;

  (二)建立各个运行环节原始记录档案和安全防火档案;

  (三)建立燃气用户档案,每年不得少于一次检查用户安全用气情况,从事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应佩带统一证件;

  (四)从事燃气生产、输配的人员经市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发给合格证后上岗;从事安全消防工作的人员经公安消防部门考核发给合格证后上岗;从事锅炉、压力容器操作的人员经劳动部门考核发给合格证后上岗;

  (五)不得向本市无燃气社供许可证照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经营性气源;

  (六)不得强制用户到指定的地点购买指定的燃气器具;

  (七)保证正常持续供气,因燃气供应单位责任造成停气的,应按供气合同向用户赔偿;

  (八)按期向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经营统计报表。

  第二十三条 瓶装燃气供应单位除应遵守前条的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将漏气钢瓶运出储灌站、供应站;

  (二)钢瓶的灌装误差和残液量应符合规定的标准;

  (三)不得将槽车上的液化石油气直接向钢瓶灌装;

  (四)不得对超过检验期限和检验不合格的钢瓶进行灌装。

  第二十四条 管道燃气供应单位除应遵守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对用户提出安装、改装管道气设施的,应按约定期限及有关规定及时办理,保证安装、改装质量,负责通气点火;

  (二)确保供气压力、气质符合规定;

  (三)因突发事故降压、停气,及时报告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

  (四)因施工等原因须降压或暂停供气,应经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提前七十二小时通知用户并按通知规定时间恢复供气。为确保安全,在暂停供气当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六时,不得恢复供气;

  (五)按检定合格的燃气表显示的用气量,向用户收取气费。

  第二十五条 燃气器具生产者、经营者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本市燃气器具的生产者须取得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燃气器具生产许可证》;

  (二)在本市销售的燃气器具和燃气计量器具,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本市燃气使用要求,经市技术监督部门燃气器具质量监督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由市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列入本市《燃气器具销售目录》;

  (三)在本市销售燃气器具的应设立售后维修服务站(点);

  (四)禁止销售装有燃气的钢瓶。

  第二十六条 燃气器具售后维修服务站(点)和安装单位应取得市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武汉市燃气器具安装维修资格证》,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及通讯、维修、检测设备和交通工具,有具备相应资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经过培训合格的维修安装人员。

  第二十七条 本市实行《武汉市燃气社供许可证》、《武汉市燃气自供许可证》、《武汉市燃气器具安装维修资格证》年度审验制度。

  第二十八条 严禁伪造、涂改、转让《武汉市燃气社供许可证》、《武汉市燃气自供许可证》、《武汉市燃气器具安装维修资格证》。

  第二十九条 管道气用户应按期交纳气费,不得规避燃气表计量功能,盗用管道气;未经供应单位许可,不得改变管道气使用性质。

  第三十条 社供单位与用户发生合同纠纷、服务争议等,可向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申请调解,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四章 安全管理

  第三十一条 规划部门审核建设项目和构筑物修建申请时,应对施工范围内燃气设施的安全防护统筹安排。

  第三十二条 燃气供应单位应加强对管网和燃气设施的管理和安全保护,设置明显的安全保护标志,并配备专职人员巡回检查。

  第三十三条 燃气供应单位进行动火作业,应按公安消防部门的规定领取动火证。

  第三十四条 燃气用户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严格遵守燃气安全使用规则;

  (二)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由燃气供应单位管理的钢瓶及适合本市燃气使用要求的燃气器具;

  (三)不得对液化石油气容器加热;

  (四)不得转灌瓶装气和倾倒残液;

  (五)不得改换钢瓶检验标记;

  (六)不得自行拆卸、改装燃气器具及配套的燃气计量器具等管道气设施;

  (七)使用以管道气为燃料的热水器、采暖、空调等设备,报经供应单位同意,并由其组织有相应资格的单位安装;

  (八)负责管理和监护本单位供气系统的燃气管理人员应接受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的培训;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五条 按照国家燃气设计标准规定的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修建建筑物或构筑物及设置电线杆;

  (二)擅自挖掘取土;

  (三)堆放重物,置放易燃易爆物或碾压;

  (四)倾倒、排放腐蚀性物品;

  (五)种植树、竹等深根植物;

  (六)擅自移动、覆盖、涂改、拆除、损坏燃气设备及安全保护标志;

  (七)在管道设施上牵挂电线、绳索或晾晒衣物;

  (八)擅自进行焊接、烘烤、爆破等作业。

  第三十六条 确需在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施工作业的,须提出安全防护措施,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在燃气供应单位人员的现场监护下进行。

  确需迁移燃气设施的,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迁移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三十七条 贮存、输配使用的燃气压力容器(含钢瓶)应按规定注册登记,在建立使用档案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十八条 发生燃气事故,燃气供应单位应及时进行紧急处理,并立即报告公安消防、劳动、燃气管理行政主管等有关部门。因燃气事故对单位和个人造成损害的,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燃气管理(郊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市燃气管理处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八条规定的,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造价的百分之一处以罚款;

  (二)违反第十一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二款、第二十五条第二项、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八条规定之一的,责令停止,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对未办理审批审核手续,擅自经营、销售燃气和燃气器具及违反第二十八条规定的,还可以没收经营器材、非法经营的燃气和燃气器具;

  (三)违反第九条规定未经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及违反第十三条第二款、第三十五条第一、三、六、八项、第三十六条规定之一的,责令其停止不法行为,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第十四条规定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处以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第二十一条规定,逾期不交纳的,可吊销其《武汉市燃气社供许可证》;

  (六)违反第二十二条第三、五、七项、第二十四条规定之一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七)违反第二十二条第四项中未经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发给合格证上岗者、第八项、第三十四条第八项规定之一的,责令其限期撤换无证人员,对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负责人分别处以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罚款;

  (八)违反第二十三条第一、二、四项规定之一的,按瓶处以五十元罚款;

  (九)违反第十九条、第二十五条第四项、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五条第二、四项规定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十)违反第二十九条、第三十四条第一、二、四、六、七项、第三十五条第五项规定之一的,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处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应依照其他法律、法规处罚的,由其他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第四十一条 阻碍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燃气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申请行政复议或自收到处罚决定书后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主管部门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本条例的具体应用问题,由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4年4月8日市人民政府颁布的《武汉市燃气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细则

人事部 财政部 外交部


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细则
1994年10月22日,人事部、财政部、外交部

前言
根据《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实施范围
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范围,限于1994年7月1日起在编的工作人员。

二、国外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制度的实施
(一)外交系列人员工资的确定
1.驻外使领馆外交、行政技术人员(干部)按本人的国外职务确定工资级别(工资级别与国外职务对应关系见附表一),并按规定的任职年限确定相应的工资档次(见附表二)。在确定工资档次时,其国内外同级行政职务(含非领导职务)的任职年限可连续计算。
2.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中,派出前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按派出时确定的外交职衔并参考其专业技术职称,比照派出单位同等条件人员确定工资档次。
3.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的十一个总领事馆(纽约、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休斯敦、多伦多、温哥华、圣保罗、汉堡、悉尼、大阪)中享受对内参赞待遇的领事,按外交系列中相应的参赞确定工资级别和工资档次。其他各总领事馆不得效仿。
4.凡按低于国内所任职务派往驻外使馆工作的司、局级人员,这次工资制度改革,工资级别按本人国外职务确定,其工资档次可直接进入本工资级别的最高档。
5.1994年7月1日前派往总领事馆(上述十一个总领事馆除外)享受参赞待遇的领事和按低于国内所任职务派往使馆的司、局级人员,1995年6月30日前仍按原对内待遇计发国外职务工资,自1995年7月1日起,均按对外职务计发国外职务工资。
(二)工勤系列人员工资的确定
1.驻外使领馆有技术等级的工人按本人技术等级确定工资级别(工资级别与技术等级对应关系见附表三),并按规定的任职年限执行相应的工资档次(见附表四)。在确定工资档次时,其国内外同一技术等级的任职年限可连续计算。
2.驻外使领馆无技术等级的工人按工作年限确定工资级别和相应的工资档次(见附表三)。
(三)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工资级别和工资档次的首次确定,由派出单位人事部门负责,并书面通知驻外使领馆。

三、正常增加工资的办法
(一)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在本职务(技术等级)工作达到规定的年限,经考核合格,可在本工资级别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并从年限期满的下个月起兑现工资。考核不合格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在本职务(技术等级)工作的年限,从任本职务(技术等级)的当月起计算。具体的工作年限规定如下:
1.外交系列。工资级别为一至四级的人员,任本职务满四年,进入本工资级别的第二档,以后每满三年在本工资级别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工资级别为五级的人员,任本职务每满三年,在本工资级别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工资级别为六至七级的人员,任本职务满三年,进入本工资级别的第二档,以后每满二年在本工资级别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工资级别为八至十级的人员,任本职务每满二年,在本工资级别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
2.工勤系列。工资级别为一级的人员,任本技术等级满三年,进入本工资级别的第二档,以后每满二年在本工资级别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工资级别为二至七级的人员,任本技术等级或在本岗位工作每满二年,在本工资级别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
(二)驻外使领馆馆长和常驻临时代办晋升工资档次,由使领馆报国内派出单位人事部门审批;驻外使领馆其他工作人员晋升工资档次,由使领馆审批,并报国内派出单位人事部门备案。

四、其他
(一)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由外交部具体部署和实施。
(二)本实施细则自1994年7月1日起执行。
(三)本实施细则由人事部负责解释。
附:一、外交系列工资级别与国外职务对照表
二、外交系列人员工资档次确定表
三、工勤系列工资级别与技术等级对照表
四、工勤系列人员工资档次确定表
附一:外交系列工资级别与国外职务对照表
--------------------------------------------------------------
工资级别| 国 外 职 务
--------|----------------------------------------------------
一 |副部级大使
--------|----------------------------------------------------
二 |正司级大使、公使、大使衔总领事、军职武官
--------|----------------------------------------------------
三 |副司级大使、公使衔参赞、大使衔总领事、正司级参赞、总
|领事、正师职武官
--------|----------------------------------------------------
四 |副司级参赞、总领事、副总领事、副师职武官
--------|----------------------------------------------------
五 |处级大使、参赞、总领事、副总领事、团职武官、副师职副
|武官
--------|----------------------------------------------------
六 |一等秘书
--------|----------------------------------------------------
七 |二等秘书
--------|----------------------------------------------------
八 |三等秘书
--------|----------------------------------------------------
九 |随员
--------|----------------------------------------------------
十 |职员
--------------------------------------------------------------
附二:外交系列人员工资档次确定表
----------------------------------------------------------------------
工资| | | | |
档次| | | | |
任职 | | | | |
年限 | 1档 | 2档 | 3档 | 4档 | 5档
工资 | | | | |
级别 | | | | |
--------|----------|--------|----------|------------|------------
一 |4年及以下|5--7年|8年及以上| |
--------|----------|--------|----------|------------|------------
二 |4年及以下|5--7年|8年及以上| |
--------|----------|--------|----------|------------|------------
三 |4年及以下|5--7年|8年及以上| |
--------|----------|--------|----------|------------|------------
四 |4年及以下|5--7年|8--10年|11年及以上|
--------|----------|--------|----------|------------|------------
五 |3年及以下|4--6年|7--9年 |10年及以上|
--------|----------|--------|----------|------------|------------
六 |3年及以下|4--5年|6--7年 |8--9年 |10年及以上
--------|----------|--------|----------|------------|------------
七 |3年及以下|4--5年|6--7年 |8--9年 |10年及以上
--------|----------|--------|----------|------------|------------
八 |2年及以下|3--4年|5年及以上| |
--------|----------|--------|----------|------------|------------
九 |2年及以下|3--4年|5年及以上| |
--------|----------|--------|----------|------------|------------
十 |2年及以下|3--4年|5年及以上| |
----------------------------------------------------------------------
附三:工勤系列工资级别与技术等级对照表
----------------------------------------------------
工资| 技 术 等 级
|----------------------------------------------
级别| 中厨 | 西厨 |三级制|八级制 |服务员
----|--------|--------|------|--------|--------
一 |特一级 | | | |
----|--------|--------|------|--------|--------
二 |特二级 |特一级 |技 师| |
----|--------|--------|------|--------|--------
三 |特三级 |特二级 | 高 | 八级 |特一级
----|--------|--------| |--------|--------
四 | 一级 | 一级 | 级 | 七级 |特二级
----|--------|--------|------|--------|--------
五 | 二级 | 二级 | 中 | 六级 | 一级
----|--------|--------| |--------|--------
六 | 三级 | 三级 | 级 | 五级 |
----|--------|--------|------|--------|--------
七 |四级以下|四级以下|初 级|四级以下|二级以下
----------------------------------------------------
注:
1.中级技术工人中,考取中级技术证书满4年的,执行工勤系列工资级别的五级,不满4年的执行六级。
2.高级技术工人中,考取高级技术证书满5年的,执行工勤系列工资级别的三级,不满5年的执行四级。
3.无技术等级的工人,工作年限为26年及以上的,执行工勤系列工资级别的三级;工作年限为20--25年的,执行四级;工作年限为15--19年的,执行五级;工作年限为11--14年的,执行六级;工作年限为10年及以下的,执行七级。
附四:工勤系列人员工资档次确定表
--------------------------------------------
工资| | |
档次| | |
任职 | 1档 | 2档 | 3档
年限 | | |
工资 | | |
级别 | | |
--------|----------|----------|----------
一 |3年及以下|4--5年 |6年及以上
--------|----------|----------|----------
二 |2年及以下|3--4年 |5年及以上
--------|----------|----------|----------
三 |2年及以下|3--4年 |5年及以上
--------|----------|----------|----------
四 |2年及以下|3年及以上|
--------|----------|----------|----------
五 |2年及以下|3年及以上|
--------|----------|----------|----------
六 |2年及以下|3年及以上|
--------|----------|----------|----------
七 |2年及以下|3年及以上|
--------------------------------------------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